10月20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我校統一戰線成員熱切關注會議動態、積極學習全會精神,并結合自身學習和工作實際,暢談感想體會,表達信心決心。
全國政協委員、省民建副主委、副校長劉木華:作為一名高校黨外干部和教育科技工作者,我對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的“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的部署有更深切體悟,全會將“科技自立自強”置于突出位置,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重中之重,完全符合國情、貼切發展形勢。我將在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中主動作為,積極讓教學科研直接對接實際需求,既為農業生產培育懂技術、接地氣的專業人才,也通過技術推廣助力農戶提質增收,同時注重立足農業領域建言獻策,踐行“教育賦能農業、科技支撐鄉村振興”的要求,把“為農”作為雙崗履職核心,以全會精神為指引,助力學校成為農業創新策源地、“三農”問題傳聲筒,在培育新農人、攻克農科難題中踐行初心使命。
省政協常委、省民進副主委、校民進主委、南昌商學院院長胡國良: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系統總結了“十四五”時期的重大成就,科學謀劃了“十五五”發展藍圖,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戰略擘畫。作為民主黨派和高校教育工作,深受鼓舞、倍感振奮。民進全體會員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充分發揮民進在教育、文化等領域的界別優勢,圍繞高質量發展、教育強國、科技創新等關鍵領域,深入調研、精準建言;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扎根高校本職,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注入人才動能;聚焦地方發展所需,在文化教育、鄉村振興等領域獻計出力,為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新篇章貢獻智慧與力量。
省政協委員、校民革主委、農學院教授魏洪義:科學制定和接續實施五年規劃,是中國共產黨治國理政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共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世界百年變局中,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各種不確定性的獨特優勢。剛剛閉幕的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準確把握“十五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所處歷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了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我們農大民革成員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圍,按照“十五五”規劃安排,聚焦“三農”,以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為指導思想,擔當強農興農重任,培養知農愛農人才,加強科技創新,積極開展社會服務,為我國農業農村高質量發展,如期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省政協委員、民盟省委會常委、校民盟主委、林學院副院長毛瑢:我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深入學習了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全會為“十五五”時期擘畫的宏偉藍圖,為我們指明了前進方向,更讓我深感使命在肩。我將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一要深化思想認識,準確領會全會提出的新概念、新論斷,筑牢政治根基,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二要全力履職盡責,緊密圍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等重大部署,立足學校學科特色,深入調查研究,精準建言獻策,切實履行好參政議政的核心職能;三要夯實自身建設,傳承民盟“奔走國是、關注民生”的優良傳統,努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學校事業發展和服務江西林業高質量發展的務實成效。
省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省委員會常委、校九三學社主委、江西省鄱陽湖流域農業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執行主任郭熙:站在“十四五”收官與“十五五”開局的關鍵節點,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高舉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強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對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出戰略擘畫。這為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信心。作為九三學社社員和高校老師,我們必須將這一系列重要指導思想融入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為兩個規劃的有序銜接培養棟梁之才;同時,要聚焦科技自立自強,以創新研究服務高質量發展,并圍繞國家中長期發展的關鍵問題,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為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貢獻自己的智慧與力量。
校民建主委、軟件學院副院長李光泉: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為“十五五”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令我深受鼓舞。我將深學細悟全會精神,準確把握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堅定對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信心。作為民建基層組織負責人和高校教育工作者,我立志“雙崗建功”:一方面,立足農業信息技術與數字鄉村研究專長,發揮民建密切聯系經濟界的優勢,圍繞發展實體經濟、鄉村振興等重大戰略,深入調研、精準建言,形成高質量參政議政成果;另一方面,堅持立德樹人,將全會精神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培養堪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我將以全會精神為動力,以履職盡責的實際行動助力江西高質量發展,致力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貢獻更大力量。
校僑聯主席、林學院教授劉苑秋: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對于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此次全會聚焦于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關鍵議題,其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充分體現了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眼光、強烈的歷史擔當和深邃的辯證思維。通過深入學習領會全會精神,我深受教育、倍感振奮。作為新時代的參與者,要從以下方面踐行全會要求:一要深化理論學習,研讀全會公報與規劃建議;二要立足自身職責,把全會部署與實際工作結合,在崗位上做好高層次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重點任務;三要主動傳遞正能量,以實際行動宣傳全會精神。
校知聯會會長、動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從英: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了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加強原始創新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等發展規劃。作為黨外知識分子和科技工作者,我將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立足本職崗位,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強農興農使命擔當,積極投身農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與高素質人才培養,圍繞我國生豬種業發展凝心聚力,為保障國家生豬種業安全、加快建設農業強國貢獻黨外知識分子的智慧與力量。
省歐美同學會理事、生物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孔令保: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高度評價“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審議通過了“十五五”規劃,為未來五年中國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全會對于進一步凝聚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力量,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具有重大意義。作為歸國留學人員和高校教師,我們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學習和認真貫徹全會精神,踐行留學人員的愛國報國和創新精神,發揮留學人員的專業技能和國際化優勢,厚植知農愛農的情懷,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深入貫徹教育強省、科技強省、人才強省戰略,為鄉村振興、秀美江西、科教強國做出更大貢獻。